关键词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云寿旅游
感受清新凉爽 体验青州井塘古村风俗
时间:2017-09-14  来源:中国云寿文化旅游网  责任编辑:蒋文梅、实习生张鑫  阅读量

 null

 

null

 

null

 

null

 

中国云寿文化旅游网讯(蒋文梅、实习生张鑫)入秋虽有月余,然而暑气并未消退,让人酷热难耐。为了躲避秋老虎的余威,在2017年9月9日上午时分,中国云寿文化旅游网主编和实习生张鑫等人走进了这座有着五百年历史的古村落—井塘。在呼吸纯净自然气息,享受浓密绿荫带来的清凉时,感受这座古村带给我们的追思感悟。

 

井塘古村历史由来及现状

井塘村名称由来很有意思,据村民说是因为该村池塘前有一口古井,供养着全村人吃水,所以古村取名为井塘。通过搜索引擎查询,中国云寿文化旅游网还得知,青州井塘古村始建于明代景泰七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坐落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州西南山区15公里处的崇山峻岭中。该村因东南纱帽山下有一清泉,常年不涸,形成一塘,村民将塘砌石筑高为井,村名便由此而来。井塘村是在潍坊乃至全国小有名气的明代古村落。青州井塘村这里有一座座用石头精工而造的明代古居,依着海拔约300米高的山体建造而成,历经500年不倒;古村道路很多用青石板铺成,古石桥、古井、古庙分布村中。而且,明朝时期第三代衡王朱载圭三女儿下嫁井塘村,其居住的旧址如今仍在。 

 

衡王嫁女是井塘古村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明朝衡王朱载圭老来无子,只有三个女儿。衡王对这三个女儿宠爱有加,更是对三女儿视若珍宝。等女儿长大后,为了给她们寻得好夫婿,衡王也是费尽心力。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嫁得高官大户,可是他的这些女婿们从小娇生惯养,身体非常不好,没几年就去世了。这时有人就对朱载圭说:“衡王千金贵气盈身,非身强体壮者难以护持,必定早亡。”衡王为了不让最疼爱的三女儿过早遭受丧夫痛苦,决定找一个身体强壮的人。为了选出理想的夫婿,衡王为女儿举行了抛绣球选亲活动。就在那天早上砍柴壮汉吴仪宾为了蹭一顿饱饭也挤了进来。而这个吴仪宾是井塘人,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靠打柴、卖柴为生,家境非常贫苦,但为人淳朴敦厚。衡王的三女儿见这个人身强体壮,老实忠厚就把绣球抛给他,因此两人结为夫妻。

 

大婚过后,衡王派人在村里为他们修了七十二间石屋。并且为方便女儿回娘家,又专门在井塘村与衡王府之间建了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道,俗称“官道”,并且一直保留至今。

 

在2003年,青州市政府就高瞻远瞩,认识到井塘古村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及时提出了保护和开发井塘古村的方针。多名专家先后对古村历史、文化,进行了十年的整理挖掘,详细规划井塘古村的旅游开发项目。青州市政府也成立专门井塘古村旅游项目指挥部,正式大力开发井塘古村。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井塘古村从2012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对外界开放

 

据村民介绍井塘村现有503户,1603口人。井塘古村主要以张家大院,吴家大院,孙家大院等为布点依山脉而建,随地形而变。大院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形式,墙体全部由打磨整齐的石块堆砌而成,匠心独具,风格独特,是北方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除此之外,村中还保留有明代古树10多株,保存完好的古石桥,古井,古庙,古戏台等景观。村内则至今还保留有四季社、玉皇社等原始风俗和婚丧嫁娶等淳朴民风。

 

游览井塘古村景点

经过检票口就踏上了通往古村的石砌小路,小路绕着池塘而建。池塘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呈现出一潭绿色,让人瞬间忘记世俗喧嚣,沉醉在宁静清凉之中。

 

顺着小路继续前行,不一会热闹的戏曲声传入耳朵,紧着一口古井呈现在眼前。这口古井就是井塘古村名称的由来。古井两边流水潺潺,台上是地道的古社戏,让人眼前浮现出百年来村民的淳朴生活。古井东南边是瀑布,瀑布的正西边是仪凤桥。瀑布与桥相对,中间遍植树木,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景色更是美不胜收。《红高粱》的拍摄地选在这里,不但将古村落的面貌展示出来更将淳朴的民俗融入其中。

 

经过仪凤桥和关帝庙,顺着崎岖的打水道子,我们来到了豆腐坊。这是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衡王宜宾府卤水豆腐,走累了喝上一碗正宗的豆腐脑或豆浆,那感觉真是舒坦。看来抱着跟我相同看法的人很多,所以游客不一会就把不大的小院挤得满满的。淳朴的老板看到生意这么好,脸上乐开了花,赶紧招呼着来往的客人。老板边忙活边跟我们介绍《红高粱》在这拍摄的故事,那种自豪和满足着实感染到了我们。

 

喝完豆浆顺着道子继续往上走,就来到了张家大院。张家大院一进门就见三株兰草,齐整地长于墙边,寓意了三才兴旺。进入院子后可以看到这是一座标准的四合院,东西南北屋俱全。屋内展示着各种婚俗用品和介绍。南面屋子里是花轿和迎亲的介绍;东面屋子里是婚房和婚礼的介绍;而北面的屋子是婚俗和宴请的介绍。当知道这的老伯是张家大院的主人时,我们感到非常幸运,急忙跟张老伯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们这座大院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他们祖上一直住在这座院子里,院子最多的时候住了二十多口人。

 

说到高兴处,他拉着我们仔细看石屋的结构,骄傲的说:“这些石屋一辈子都不会坏。”我们看到屋顶是稻草,就问张老伯:“你们这样的屋顶不会漏雨吗?”他告诉我们,说:“石屋的顶部必须先盖瓦片,将瓦铺好之后,才会盖上这些稻草。”这么精致的院落,需要多少的精力和心血,我们对井塘村先辈们的智慧和勤劳充满敬意。

 

出了张家大院继续向上走,就会到达南碾街。这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石碾。上了年纪的农村人应该都见过,以前碾面、碾玉米等可全靠它。这时有好奇的小朋友都会去试两下,没一会就气喘吁吁了。

 

顺着道子继续往上走,就来到了顶部炮楼。炮楼景点至今保留着当年留下的大钟、土炮、擂台等。根据资料介绍,炮楼等是吴光祖带领井塘的村民共同修建。在这里为了抵御进犯的土匪,曾经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战斗结束后,有人编了顺口溜:“打了井塘村,胡子(土匪)遭了殃。插了王老七,扁了窦宝章,下了王大浩的枪。”全村为了纪念这次劫难,将每年的古历四月二十定为井塘村的再生日。

 

感 悟

踩着青石板路,看着一座座或破旧、或齐整的石屋,心中满是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老屋经历儿孙满堂后,复归于平静破落,只有这斑斑的石板诉说着百年来的故事。如今我们踏着石板路,重温昔时轻快的脚步声,重温昔时繁忙的劳作声,重温那昔时人们偷闲时的欢闹声。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已变化,但是唯一没有变的是村里人的那份淳朴,那份恬淡和那份厚重。无论是卖山货的大叔,还是摆摊的老奶奶总会带着一份骨子里的朴实,提醒着匆匆而过的游客注意脚下。这份融入井塘人骨子里的人文关怀,更是井塘人从没有变过的古风民俗。

 

走出井塘古村,我们什么也没有留下,但是却带走一份暑热难当时的清凉,带走了对古村美景的留恋,带走了对这份百年不变的古朴民风的回忆。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