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寿文化旅游网讯:480米,从重庆轻工职业学院(以下简称“轻工职院”)校大门到报到点距离;650米,从新生报到点到宿舍楼距离,这段路,该校食品工程系食品加工技术专业2011级学生宁瑞(化名)走了十个年头。
为啥要走十个年头?原来宁瑞是该校2014届毕业生,肢体残疾,听力、智力障碍。在轻工职院,从大一起,他就跟随教师团队做实验,感受到了满满的关爱。毕业后十年,每年学校举行毕业典礼、新生入学活动,他都会回来帮助学弟学妹。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青年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数字技术像一束光亮,可以融化孩子们生活中的困境。”校长兰刚认为,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数字技术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供重要手段。
面临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为解决课堂教学自动化、常态化、规模化分析难题,学校联合多个单位,研制出“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并以课堂数字化画像为重点、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开创了数字化教育新模式。
杨阳是轻工职院“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教师,在杨阳看来,教学,就是不断解惑。如果没有准确把握学生面临的问题,就难以激发兴趣和思考,也谈不上引导。
如何找准问题?杨阳通过学校数字化平台,收集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慢慢地,她听到不少心里话:
“成绩不好,人生还会有舞台吗?”“大学生活应该怎样度过?”……研究学生,才能找到问题。在轻工职院,学生时常收到问卷,也可在线上留言。教师通过分析,了解学生心理动态,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供参考。
发现问题只是起点,找准问题还须科学研判。“要从个性问题中寻找共性问题。有时候,从一个问题切入,把一个问题掰开揉碎讲透,能带动更多关联问题获得解决。”杨阳说。
如今,杨阳的教案里,每个讨论点都有对应的例子和观点,引导学生触类旁通。
“形势与政策”教师李雪骄立足教学需求,将数字化手段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通过学校课堂数字化统计发现,学生小张总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李雪骄邀请他往前排坐,小张回了一句:“老师,我只想做一个对社会既无害也无益的人,可不可以?”
课后,李雪骄走到后排说:“也许你想‘躺平’,那是因为没有正确认识自己,要试着走出封闭的世界。”小张听后若有所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首先不怕学生问问题,就怕学生不提问题。接下来,李雪骄围绕个人价值问题,通过在线收集学生信息、即时统计汇总、实时动态呈现。
随后的一节课上,幻灯片上列出一连串来自学生的问题:“我和家人过得好就行了”“追求个人的‘小确幸’,不应该吗”……小张抬起了头。
李雪骄进一步解释:“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从古至今,每个人都是家庭和国家的一员。时代在进步,奋斗才能跟上火热的发展形势。”
在学校专业课建设上,虚拟现实设备将整部方程式赛车的零部件“拆解”,一览无余地“送到”学生眼前。同时,仿真软件数字化再现了一根碳管的变形过程。对学生专业学习来说,数实一体教学很重要,可以更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体系与产业对接。
“教育数字化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批判思维、交流素养与合作素养的提升,会让学生们拥有焕发光彩的人生。”学院党委书记张光春说。(杨国良 崔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