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寿文化旅游网讯:11月16日,“数智赋能大学生文化教育发展论坛”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N2馆内会议室(成渝专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重庆轻工职业学院、《重庆高教研究》期刊社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联合主办。
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杜惠平、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沈火明、贵州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长温小军、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李克勇、四川师范大学原校长汪明义、重庆市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孟东方、《重庆高教研究》期刊社常务副主编蔡宗模、重庆轻工职业学院理事长姚成、重庆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姚木远、重庆轻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光春、四川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李彦、重庆市警卫局原副局长李小波出席论坛。
重庆市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重庆轻工职业学院校长兰刚主持了开幕式和颁奖仪式,《重庆高教研究》杂志社常务副主编主持了专家论坛,重庆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军主持了经验交流和获奖成果分享。
李克勇、温小军、孟东方、沈火明分别发表了领导致辞,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希望与会者能够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数智赋能大学生文化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李克勇在致辞中表示,在数智赋能的新时代,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让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他提出三方面的新模式、新路径,一是要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打造文化教育新形态;二是要强化实践育人,搭建文化教育新平台;三是要推动国际交流,拓展文化教育新视野。
温小军在致辞中指出,强大的数字化能力与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高等教育、大学生文化教育变革:一是教育主体由传统的“师生”二元结构正在向“师机生”三元互动模式转变;二是教学方式从标准化教学正在向个性化学习转变;三是教学资源在迭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教育资源得以整合和优化,提升了资源的前沿性和交叉性。;四是学习评价在升级,数智技术强化了过程性、综合性、增值性和个性化的学习评价方式;五是人才培养目标转向培养交叉型人才。
此外,论坛对全国征集的40篇优秀论文和13个经典案例进行了颁奖。
作为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学术活动之一,本次活动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大学生文化教育的数智化发展,以“数智赋能大学生文化教育发展”为主题,旨在分享交流数智赋能大学生文化教育的成功经验、探讨面临的问题、未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文化教育,活动中共有10名专家、学者围绕大学生文化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场共有200余人参会。 |